401. 冬日寒 ......_红楼沉浸式围观
笔趣阁 > 红楼沉浸式围观 > 401. 冬日寒 ......
字体:      护眼 关灯

401. 冬日寒 ......

  老太太叱咤了一辈子,临死的时候也是想留下几句遗言的,但是到了话说不出来的时候,哪怕是有千言万语也没办法脱出口。

  老纨绔在一边守着,看着老太太越着急越想说话,然而越是艰难,最后只能停止了呼吸。

  老纨绔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人的年纪大了,就如此的偏执吗

  守在老太太面前的不止老纨绔自己,也有众多的儿孙。

  其中桂哥儿是第一次直面死亡,也是距离老纨绔最近的人,老太太咽气之后别人都跪下大哭,然而老纨绔却是松了一口气,这让桂哥儿很惊诧。

  一个小孩子很聪明,可以从书上看很多道理,然而在自己面对人生的时候未必能从容的应付。

  桂哥儿就是这样聪明的孩子,他不愿意把祖父想得特别坏,但是对自己看到的又显得很困惑。

  桂哥儿只不过是小辈儿里面的一个人,此时伯父叔叔们都跪下来,他也只能赶紧去后面跪倒。

  老太太刚咽下气,王熙凤就吩咐家中的管家们将所有的红灯笼撤下来,将库房里准备好的白布搬出来,来不及做孝衣,所有人换了衣服撕了白布披在身上。贾琏去前院选那些机灵点的男仆前去亲朋好友家里报丧。

  就在外边忙起来的时候,早先给老太太准备好的寿衣也拿了过来。

  珍大奶奶和云芳他们便洗了手,开始给老太太换衣服。

  院里院外已经哭声一片,作为一个办过很多场红白喜事的家族,已经有例子在前面放着,所以不需要家中的主人多吩咐,家中的管家们已经开始按照丧事的流程动了起来。

  荣国府里面,老纨绔需要向吏部禀告,替自己和两个儿子上书,表明荣国府要丁扰。

  老纨绔需要守年的孝,因为本身没有什么实职也无所谓了。贾瑭和贾琏要跟着丁扰一年,需要立即跟各自的衙门打招呼。

  贾琏还好,顺天府没什么大事儿,都是些鸡毛蒜皮狗屁倒灶的活儿,谢大人来给老太太上了一炷香,表示贾琏在家休养一年也好。

  只不过贾瑭所在的工部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衙门,收到信之后,贾瑭的上官已经把眉毛皱起来了。这一年的时间很多活儿是要做的,片刻之间去哪儿找个能代替贾瑭的人啊

  在荣国府的诸多亲戚里面,最重要的亲戚就是东宫的太子妃。

  所以势必要去跟太子妃报丧,这个活就落到了桂哥儿身上。桂哥儿换了衣服,急匆匆的来到东宫,因为他的目的大家都知道,所以太子先见到了桂哥儿,嘱咐桂哥儿等会儿说话的时候缓缓的说,别让太子妃大悲之下动了胎气。

  蘑菇并没有太子想象当中那么的悲伤,老太太去世应该算是意料之中的事儿,蘑菇收到丧报之后也仅仅是意外了一下,意外的是她派人回去发赏赐的时候,大家都说老太太的精神头还很足呢,她没想到这个月就没了,也没几天的时间啊。

  整个人的情绪并没有太大的起伏,自然没有影响到肚子里面的胎儿。

  蘑菇珍惜每一个和家人见面的机会,所以特意留桂哥儿在东宫多喝了一会儿茶。

  桂哥儿因为今天一天忙忙乱乱,自己满肚子的疑惑无法找人解答而觉得苦闷,所以就把一些困惑跟姐姐讲了一下。

  他压低声音把老太太去世的时候看到的跟姐姐讲了一遍。应该说整个荣国府的人都不是很悲伤,毕竟老太太卧床的时间太久了,大家早就有心理准备了,老太太的去世只会让家人们松了一口气,家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轻松,并非是不舍。

  桂哥儿就问姐姐“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久病床前无孝子”

  乍一听这个说法似乎能立得住脚,但是仔细想想却不是。

  蘑菇摇了摇头,久病床前无孝子,是因为一个人病的时间太久,耗费了家中的大量资源,拖累了其他人,致使家人的情绪一步一步变得糟糕起来。

  荣国府没有这样的情况,老太太吃的那点药花的那点钱在荣国府看来真的是九牛一毛。伺候老太太的事儿又不是这些亲人们做的,是院子里面那些丫鬟们做的。

  蘑菇觉得老太太的去世之所以让全家感觉到轻松,那是因为老太太管的太多了。

  老太太凌驾于所有的子孙之上,迫使当家作主的儿孙改变意志听她的,这本就是一种极大的矛盾。

  这件事让蘑菇的心里面刻下了深深的一抹痕迹,以至于后来做了太后,早就习惯大权在握说一不二的蘑菇每每耐不住性子想跟儿子吵架的时候,就想想老太太。然后换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劝儿子,以至于当时的皇帝觉得母亲也仅仅是霸道了一点,还是很讲理的。

  而蘑菇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常常觉得自己从了太太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说如何处理自己和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如何与孙子孙女相处,如何平衡亲情与权力之间的矛盾

  而此时将来的皇帝还在蘑菇的肚子里,蘑菇还不是那个大权在握的女人,面对困惑的弟弟,蘑菇也只能跟弟弟说“人呀,这一辈子最难学会的事就是闭嘴。老太太是管事管了一辈子,却管不住自己的嘴,什么事都想插一手,什么事儿都想过问,什么事都想管一管越老越有执念,这大概就是那些人说老而不死是为贼的道理吧”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然而并非是桂哥儿自己看到的,他也只能自己记下来,等到大了再慢慢的回味体会。

  荣国府葬礼办的极其隆重,来的宾客也多,但是时间不长,仅十天左右就已经把事儿给办完了。

  接下来怎么办大家坐在一起商量。

  荣国府和宁国府虽然在京城生活了很久,然而族人死了之后还是要葬回金陵的。

  一般情况下,棺椁要放好久,会攒一批,然后才会集中运回南边安葬起来,这也就是荣国府资助铁槛寺的目的,铁槛寺是宁荣两府寄存棺椁的地方。

  然而老纨绔摇了摇头,他不打算把老太太的遗体寄存在寺里面,既然荣国府有这个财力,不如扶棺南下直接葬了。

  所以老纨绔就坚持自己带着孙子南下,留贾琏在京城里面坐镇,争取在腊月前回来,这是因为腊月底是太子妃分娩的时间,对于整个荣国府和贾家一族来说这是大事儿,就是江水结冰了,他也要坐车走陆地回来。

  这个决定做出之后桂哥儿要跟着祖父一块回金陵去,虽然是扶棺南下,但是桂哥儿是第一次出远门,心里面真的有一股期盼在的。

  王熙凤忙着安排这一行人的吃穿住行,云芳忙着给桂哥儿打点行装。

  宝玉知道之后想要跟着一块儿去南边安葬老太太,老太太最疼的人是宝玉,宝玉这些日子也确实很悲伤,本来人都很瘦,这个时候已经瘦的脱相了。

  很快队伍里面又加入了宝玉一行人。

  宝玉要去南边,自然是要去跟二太太辞别的。

  二太太就问“老太太虽然病了,但是我上次见她的时候精神还好,怎么才半年人就没了”

  宝玉一开始并没有把贵妃去世的消息告诉她,只是说“或许是年纪太大了吧。”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太太这个年纪已经是高寿了。

  二太太并不关心老太太死亡的具体细节,而是从牢房里伸出一只手抓住儿子的手。

  “如今已经是秋天了,天气越来越凉,你和你姐姐如今商量的如何了贵妃那里怎么说我能不能拖过今年”说完之后眼泪流了下来“我知道你心里面难受,想去送老太太最后一程,可是我的事儿才要紧,我要是逃不过今年秋后勾决你明年还要再跑一趟把我葬回去。”

  宝玉听了这句话心如刀割。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太太,太太贵妃我姐姐在前几天已经病死了。”

  “什么”

  二太太瞬间觉得晴天霹雳,整个人就仿佛是感觉到了时间停滞。

  等到她反应过来之后,便疯狂拒绝相信“不是不是我怎么没听说,你姐姐怎么说也是贵妃,她去世了当初宫里去世一个太妃就能闹得人尽皆知,贵妃去世了,好歹也应该有人说才对”

  宝玉听了她的话,默默无言。

  看宝玉不说话,想想儿子不会在这件事情上骗自己,二太太知道自己想脱身已经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太子妃生下皇孙,大赦天下

  宝玉就说“太太不用想那么多了,好好的保重自己吧,今年不会将太太勾决,太子妃临盆的日期在过年前后,过了年您就能自由了。”

  二太太目前只剩下这一条出路,自然选择相信,于是便将贵妃去世的消息抛之脑后,拉着宝玉的手又关心了一番,不断的嘱咐宝玉早点回来。

  八月底虽然白天气温还有点高,但是早晚已经很冷了,荣国府船也雇到了,行李也打点好了,又有几十个男仆一起随行,贾珍贾琏带着荂哥儿长生兰儿送他们到码头。

  贾琏还在逮着贾琮嘱咐“你如今年纪不小了,机灵点儿,事事多操心,早上起早点,晚上睡晚点,外边有什么风吹草动你要去打听。毕竟老爷什么事儿都不管,又一把年纪来,你侄儿年纪又小,还没出过门,你宝玉哥哥又那个样子,我生怕他在船上病了总之你多操心吧”

  贾琮皱巴着一张脸答应了,心里面也是没底。

  说桂哥儿是第一次出门,他也是第一次出门啊

  然而又不能多说什么大家互相告别之后,船家解开了绳子,竹篙点了一下岸边,几艘小船就开始飘向远方。

  一群人看着小船不见了才坐车回来。

  而家里王熙凤和云芳跟着玳瑁在清点老太太的遗产。老太太没留下什么话,而且在分家的时候已经给大家分过了,所以这个时候这些零碎东西全部留在了荣国府。

  老太太私房钱的大头在几年前已经分过了,如今留下来的虽然是一些零碎东西,但都是一些好东西。

  数量不多,但胜在确实是老太太喜爱的物件,老太太的品位又比一般人高,所以这些东西让人看着就觉得价值不菲。

  东西不多,清点了一天,完毕之后玳瑁这些大丫鬟们便收拾东西离开这一处院子,老太太不在了,她们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回去嫁人了。其中老太太最得力的大丫鬟是鸳鸯,鸳鸯的父母和兄弟又都在金陵,老太太又是被送回金陵安葬,所以鸳鸯跟着船一起走了。

  王熙凤也不是个小气的人,让丫鬟们把她们攒的那些东西都带走,又因为老太太最近几年实在难伺候,这些人也真的是尽心尽力了,所以她们走的时候王熙凤又给她们分了些钱财。

  等到把屋子里面该封存的封存起来,该收拾的收拾了起来,关上门的时候,王熙凤才觉得老太太真的不在了。

  连云芳也有些恍然,两个人站在院子里,云芳就说“我刚嫁进来的时候老太太就在这儿坐着,这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唉”

  云芳有此感触,王熙凤的感触比云芳更深。

  “你嫁起来才几年,我小的时候来这里玩耍,老太太都已经在这儿了”

  两个人一起转身离开这儿,身后老太太的院子门被人关上。下次再用的时候,就是老纨绔去世,邢夫人搬进来。

  而那个时候云芳和贾瑭也会带着孩子们搬出荣国府,到前面陪嫁的宅院里面去住。到时候邢夫人是两头住,恐怕跟着亲生儿子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也就是有庆典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来。

  老太太不在了,松了一口气的人是邢夫人。

  再也不用早早的起来去伺候婆婆了,也不用一坐一天,坐的浑身酸痛陪着婆婆说笑了。

  而且老纨绔也不在,邢夫人如今真的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她倒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摆一摆老太太当年的威风,让儿媳妇来伺候自己。然而王熙凤又不是个省油的灯,折腾自己的亲儿媳妇又没什么意思,立了两天规矩摆了两天威风,被王熙凤不软不硬的顶了一场的邢夫人就觉得没意思,也没再让儿媳妇们过来,她自己放松的在自己的院子里面随便坐,随便卧唯一觉得可惜的是,也没个女孩儿来自己跟前说笑。

  巧儿最合适了,然而和王熙凤的八面玲珑不一样,巧儿真不像是王熙凤生下来的,这丫头怎么看怎么呆呆的。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大孙女儿最合自己的心意,想到大孙女儿就想到大孙女儿如今有了身孕,瞬间邢夫人找到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生活的方向,便钻进佛堂里面专心致志的念经,求菩萨保佑大孙女生个男胎下来。

  看邢夫人最近一段时间不出幺蛾子了,王熙凤和云芳都松了一口气。

  家里面也确实过了大半个月的平静日子,到了十月底,刑部衙门的人上门了。

  刑部衙门的人来找王熙凤和贾兰。

  前几天落了一场雪,本来是一场小雪,然而气温降低,致使二太太得了风寒,风寒这种事儿本来不严重,然而关在废旧庙宇里面的二太太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破旧寺庙的环境也不好,四面透风不说,连个火盆都没有,等到风寒严重卧床不起了,牢里面的婆子才请来大夫,喝了几天的药不仅不见效,反而病情一天天加重,到如今眼看着已经不行了,刑部立即让二太太的亲人赶快去见最后一面。

  王熙凤李纨带着兰儿去了。

  比起李纨母子之间的迟疑和下意识的拉开距离,王熙凤要积极的多。

  她还带来了几张皮草做的褥子和被子,又给二太太带了几件大毛衣服,自己出钱给二太太置办了一堆的木炭,又跟刑部商量给二太太换了一个好大夫。

  临走的时候王熙凤嘱咐她“我宝兄弟快回来了,太太喝了药,不要忘记给碳盆里加碳,这本来不严重,多喝几天药就好了。我宝兄弟走的时候说今年必定回来陪您,您就等着吧。“

  没想到略加改善了环境,二太太还真的撑住了。到了十一月,宝玉他们回来之后,宝玉没来荣国府直接去看望二太太,二太太的风寒虽然没有好彻底,但是也能下床走动了。

  宝玉又给她送了几套换洗的衣服,明确的告诉了二太太,今年秋后勾决的名单上并没有她,让她再撑一撑,撑过这一关,等到大赦天下之后,他们母子一块回金陵。

  到了十一月,贾瑭也从外地回来了。

  荣国府报丧的人到南方去找他,然而贾瑭的行迹并不固定,荣国府的人几乎是他刚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将将赶过去。

  工部是尽量往后拖,等到贾瑭把南方的事儿给办完了才让他回来丁扰,而且给他按成八月开始,等到明年的八月结束之后就能回去上班了。

  所以贾瑭因为距离遥远,收到消息不及时,多上了几个月的班。吏部的人一眼看出来工部的小心思,就说按贾瑭回京城的时间算,今年什么时候回来的明年什么时候去上班。

  贾瑭也不管他们扯皮,去衙门里安排后续的事情,去宫里陈述之后,就开始了一年的休假。

  回到家的贾瑭也没闲着,重点就是抓几个孩子的学习问题。

  连长生他们小哥俩都没跑掉,如今除了还在吃奶的莄哥儿,都在贾瑭的紧盯下开始学习起来。

  以至于长生每次看到比自己还小的莄儿弟弟自由自在总是羡慕的两眼汪汪。

  十一月在邢夫人的院子里给莄哥儿抓周,参与的人不多,小家伙还是抓到了一柄竹子宝剑,高高兴兴的放进嘴里,想要咬一咬。

  满屋子的人都在说吉祥话,王熙凤还笑着说“难不成将来咱们家还能再出个将军”

  这话一说,让云芳想起来当初给蘑菇建的跑马场如今空闲下来了,就和贾瑭商量让桂哥儿骑着马在里面跑一跑,桂哥儿听了之后整个人都要不好了,这可真是亲爹娘呀,这么冷的天谁还骑马呀,可是没办法,为了强身健体,他还是被父母撵着骑在马上每天在跑马场里跑几圈。

  每当这个时候,他爹总要说几句“你姐可是寒暑不惧,你连你姐的零头都比不上”

  和姐姐关系一向比较好的桂哥儿这个时候突然觉得有这么一个姐姐也并非好事,单方面在心里宣布他和姐姐的关系已经崩了。

  直到十二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桂哥儿终于不用再顶着寒风跑马了。

  彼时贾瑭和贾琏都没事做,在家里喝茶盯着小孩子读书,整日闲聊而已。

  这个时候一个消息报到了他们跟前。

  “你说关着二太太的寺庙倒塌了二太太被砸进去了”

  不仅是贾琏,连贾瑭也不相信。

  林之孝说“二爷爷,这是真的,官府的人是这么说的,宝二爷已经赶过去了,传话过来说让兰哥儿也去。”

  说完之后他自己又说“想想这事也说得过去,毕竟那地方都已经废弃了,年久失修也没人维护,一场大雪过来,在房顶上积了那么厚厚的一层,自然是能压垮的。”

  贾琏和贾瑭对视了一眼,既然是半夜压倒的,到现在还没有把人给挖出来,那么十有这也是命呀

  就这种小概率事件让贾瑭又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的这句话了。

  果然临近下午,宝玉的人手连同刑部衙役一起终于把二太太刨了出来,然而她已经断绝呼吸很久了,身体都已经僵硬了。

  躲过了今年十一月份的勾决,却躲不过十二月初的大雪。看着她的尸体,宝玉和贾兰都表现的无动于衷。

  宝玉是在连番打击之下,整个人已经麻木了。而贾兰面色苍白的站在一边,连靠近都表现得很抵触。

  这反正是死刑犯,虽然死法不一样,但也确实是死了。刑部让宝玉把二太太的尸体领走,直接回去为二太太销了卷宗,算是彻底结案了。

  宝玉为二太太举办了简单的葬礼,王熙凤这个侄女比李纨这个儿媳妇更积极主动,忙前忙后,好歹是让二太太的葬礼不至于太难看。随后将棺椁寄存在寺庙里,准备在过年之后江水开化之时宝玉再扶棺南下葬回金陵。

  看在宝玉的面子上,贾瑭他们带着几个小孩子过去祭拜了一番,而贾政至始至终都没出现。

  大家都觉得,二房的夫妻父子之情彻底决裂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